《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人物

三农人物

普宁梅林镇华寮村赖镇业:“焦柑种植能手”的铁肩担当

时间:2021-01-24 20:01 |编辑:三农之声|

《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李镇华 /巫利生)又是一年柑黄时。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进入普宁梅林镇华寮村,层层叠叠的山坡上满是青翠的树,金黄的果实压满枝头,弥漫着清香。

 作为普宁著名的蕉柑生产基地,梅林镇的致富故事就是焦柑产业大发展的过程,而带头人就是赖镇业。

图片1.png

 2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中国,中国农村迎来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一种全新农村经济形式出现中国农村——农业合作社。广大农民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拥有敏锐眼光的赖镇业,迅速抓住了这次机会,在他不断付出和坚守下,一片片荒山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焦柑果林。

 弃铁饭碗,重回庄稼地

 今年32岁的赖镇业,出生于普宁梅林涧头村一个普通农家;高中毕业后,他成了一名邮电局职工;尽管端上了乡亲们眼中的“铁饭碗”,可按部就班的工作让赖伟杰高兴不起来,最终他选择了回归土地搞实业。

图片2.png

 普宁是中国蕉柑之乡,蕉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普宁蕉柑树龄老、树势弱,洪阳、南溪、广太等地焦柑黄龙病发生严重,柑园衰退非常严重,产量急剧地下降。梅林镇土地肥沃、生态良好,是种植蕉柑的好地方。十多年前,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号召农民将种植重点向蕉柑转型。赖伟杰发现家乡的村民都是散户种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模,所以该村的焦柑产业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思量再三后,他决定带动周边农户种出质量好的蕉柑,壮大蕉柑特色产业。

 潜心试验,解决技术难题

 2008年,20岁的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大胆租用山地10亩种下了1000多株柑苗。在蕉柑种植管理过程中,赖镇业遇到了难题,从前小规模种植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规模化种植了,他沉下心来,积极寻找办法,查找资料,寻找蕉柑种植技术。 

 为了让蕉柑在口感和营养方面达到最好最佳的状态,他带领村民使用经过植物原料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利用黄板、捕食螨、太阳能杀虫灯捕杀害虫。

图片3.png

 在治理焦柑黄龙病方面,赖镇业也是自己找资料,寻找治理蕉柑黄龙病等常见病的方法,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加各类种植培训会,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技术。

 2012年9月,他参加市关工委举办的农村青年创业普及班,及后再次参加省的提高班,三番五次上广州,到华南、仲凯等农学院拜师学艺,钻研《蕉柑栽培技术》等专著,边学边干,善于实践。到柑场传授技艺,提供优良无病害的柑苗。还请来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普宁市农业农村局、普宁市果蔬局土壤、育果方面的专家来到他的柑生产基地帮果农解决技术难题。他几乎天天泡在地里,反复琢磨实践,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土专家”。 在他的精心经营下,2013年首获丰收。 

 志存高远,甘当新农民

 在创办专业合作社之前,梅林镇的蕉柑种植一直是散户经营,一家一户没有优势,面对市场风险大,而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可以整合资源,并且通过标准化生产达到有机认证,提升蕉柑的附加值。近年来,随着蕉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赖镇业成立普宁市绿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运作,由公司向农户转包土地进行种植,通过垦复、平整、科学建园,提供种植“南3号”“粤丰”“孚优选”等优质蕉柑品种, 种植面积1300亩,实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之间机制联结、利益共享。赖镇业蕉柑产业越做越大,汕头、东莞、海丰、陆丰等地的采购商前来基地购买蕉柑,基地的蕉柑品牌逐渐打响,绿立农业公司遂打起“精细牌”的主意,把精挑细选的蕉柑经过精美包装后,1公斤可卖到7.5元。在他的带动下,蕉柑成为梅林果农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梅林镇“中国蕉柑之乡”的名号越发响亮。

图片4.png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赖镇业赢得了广泛赞誉:2016年,公司被评为揭阳市农业龙头企业,2018年度获得“揭阳市科普示范基地”,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被授予揭阳市农业产业协会会员,普宁首届旅游协会会员,首届普宁特色农(村)产品文化展参展单位,首届普宁市农特产品暨文化特色产品展销参展单位,中国诚信供应商等;“绿立南3号蕉柑”荣获普宁市首届十大农特产品。

 赖镇业还有更大的梦想。他说:“下一步,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建设选果场,让蕉柑种植形成产业链,让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谈及未来,他信心满满。

“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从邮政职员到村民致富带头人,赖镇业回归农村,带领村民致富的初心始终未变。他将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提质提效,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绿色“交响曲”。(责编/韩富刚 吴岳生)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