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企业

三农企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先正达借科技之力助农种出好品质

时间:2021-02-20 01:06 |编辑:三农之声|

 MAP是先正达集团中国打造的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的农业组织和平台,在各地的技术服务中心已帮助农户实现粮食增产4.8亿斤,带动农户增收超15.6亿元。

 近日,先正达集团中国发布“MAP2020年绿色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连续推进4年的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模式不仅帮助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也带领不少农民通过科技进步成为良好农业生态的建设者。

 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覃衡德告诉记者,MAP模式是先正达集团中国打造的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的农业组织和服务平台,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基于MAP平台,公司推出7+3服务模式。由此,MAP在各地的技术服务中心已平均帮助农民提高综合收益超过15%,实现粮食增产4.8亿斤,带动农户增收超过15.6亿元。

 此前,经由中化及中国化工两家集团旗下农业板块资产的战略重组,全新的先正达集团宣布成立。重组整合后的先正达包括“先正达植保”“先正达种子”“安道麦”“先正达集团中国”四大业务单元,占据全球植保第一、全球种子第三等位置,并拥有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MAP服务平台。

“以前只知道生育期越长、单穗越大,产量就越高,从来没听过‘光热资源’‘积温’这些说法。”甘肃省古浪县海子滩镇的玉米种植大户武占营告诉记者,在当地MAP技术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他学会了使用MAP智农APP记录田地积温数据,还根据大数据推荐选择新品种进行种植。“新品种出苗齐、苗势旺,还能抵抗当地多发的病害,每亩能增产50公斤到150公斤。”实实在在的增产,让武占营切实感觉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

 同样受益的还有吉林省松原市宝甸乡水稻种植大户王景华。他种植的12公顷田块长期受到盐碱及低温侵害,水稻产量不高。参与了MAP技术服务中心开展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点以来,2019年末,王景华种植的水稻每公顷增产800斤至1000斤,产量和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

“结合国内农业发展的特点,除了更精准地服务种植大户,MAP模式也将关注点更多聚焦在小农户身上,通过示范带动让农业科技持续为中小农户提高收益,让百姓看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处。”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应敏杰说,各地MAP技术服务中心的农艺师常年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土样,检测土壤,再根据检测结果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经过科学测评、配比,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产量和收益反而增加了,有了这些对比,农户对‘一站式’解决种植问题的MAP方案更加信任了。”

 截至2020年底,先正达集团中国已在全国建设了329个MAP技术服务中心和900多个高标准MAP农场,培养各技术领域农艺师共1600余人,覆盖28个省份,为1162万亩耕地提供了服务。“我们将继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高效、可持续,让农民可以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覃衡德说。(经济日报 记者 暴媛媛)

注: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