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是重中之重。但据显示,我国耕地盐碱化、酸化、沙化等退化现象严重,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守住耕地红线成为迫切的市场需求。
近日,为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改善,财政部提前下达了省(自治区、直辖市)2021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如何更好地修复土壤,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拥有能源化工行业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的鸿达兴业提出了以工业反哺农业的理念。“公司成立了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逐步投身于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领域,以支持农业发展。经过反复治理试验,最终在氯碱生产环节的副产品中,找到了改良土壤的方案,研制出土壤调理剂。”鸿达兴业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将有障碍的土壤进行改良、修复,让其回到健康状态,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粮食产量,对农户来说也是最有帮助的。”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表示。
据介绍,鸿达兴业推出了“生态农业”新型种植模式,尝试进行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与传统种植不同,生态农田是将可移动栽培技术‘无缝植入’至农业种植的一种新模式,划时代地将农业和固定土地分离。”鸿达兴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以自主研发的PVC环保新材料作为栽培容器,把障碍性土壤放入容器,经过土壤检测,有针对性地加入公司生产的土壤调理剂,让容器内的土壤达到可耕种标准。
据了解,生态农田不仅让因严重干旱、污染等导致无法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区域都可以耕种,还可以利用房顶、房前屋后、空地、沙漠、矿山、戈壁、荒野、滩涂等地种植,能迅速改善农村的种植生态。
作为土壤改良的先行者,近年来,鸿达兴业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土壤综合治理,改良土地逾百万亩。在盐碱化严重的地带,土壤修复和生态农田的推广,在鸿达兴业的努力下,一千多年种不出水稻的内蒙古,居然种上了几万亩水稻,成为粮食示范基地。“如果这些土地全部成功改善,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我国粮食产量,我们希望能为祖国修复出千万亩良田。”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说。
为深入探索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河南省基层党建、推动美丽中国<[详情]
《三农之声》黑龙江大庆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副主任兼秘书长<[详情]
《三农之声》山东青岛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5月11日在青岛召开了中国数智社区康养产业峰会,中国康养<[详情]
《三农之声》湖北武汉讯(图文/邓秋耿 张东阳)2023年春天,对于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大绿<[详情]
“以往,果树打药需要七八个人用三四天时间才能完成,如今用无人机半天就能打完了”江西赣州的脐橙园主刘阳海对农业<[详情]
《三农之声》河南洛阳讯(高喜来)2023年2月25日上午,洛阳知名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办公(扩大)会议在河南张振<[详情]
2月27日,广西企业畜牧产业业务中心到东亚畜牧交易所座谈交流。凯雷绿能(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涛,<[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2023年1月17日,对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来说,可谓是捷报频<[详情]
《三农之声》黑龙江讯(苏恒彬 通讯员 高婕 王金玲)近日,笔者在北大荒集团绿色草原牧场的农田施工现场,伴随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