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粮食

粮食

后疫情时代,如何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时间:2021-02-07 03:47 |编辑:三农之声|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成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近7个月全球粮食价格一直处于上涨,后疫情时代,如何保障本国粮食安全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务,而作为粮食种植的直接参与者,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80×386

  近些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是第一要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追求目标已经不再是吃饭问题,而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农民而言,收入的直接来源是多打粮然后多卖钱。生产粮食不仅仅是付出劳作这么简单,还得投入农机具、种子、化肥、农药甚至是销售渠道,但是近些年,物价在不断的上涨,而粮价远远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甚至是在原地踏步,使得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打击,宁愿入城打工也不愿种地。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户来说,每家的承包地就那么多,人均不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就是对可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率最真实的写照,粮价本来就低,再加上种粮比较辛苦,而且这几年自然灾害较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种粮热情产生了负面影响。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收入不高所导致的。

580×386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还是得从提高农民的收入上下功夫,无非就是提高粮食价格的同时,能多打粮食,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农民种粮收入直接体现在粮价上,粮价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种粮的积极性。近些年,虽然通过实行最低收购价,守住了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但还是远远跟不上国内物价的上涨速度,应根据物价水平调控粮食价格,建立物价与粮价的联动机制,既防止谷贱伤农,也让粮食价格与物价的涨跌相匹配。

  加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力度:以我老家为例,80年代的灌溉设施到现在还在用,已经很难适应当下节水等方面的要求。可喜的是国家目前推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这对于抵御自然灾害和粮食产量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80×386

  探索多元的土地政策:土地碎片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续30年不变的大前提下,可以探索多元的土地政策,如土地流转和一户一田,今年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对一户一田进行试点。总的来说,类似于流转和一户一田的多元土地政策探索,让种植更便于管理,在发挥碎片土地最大优势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粮食产量。前几天在和一从事节水工程项目的客户进行洽谈时了解到,他们承接了我们这边一部分土地碎片化整合工作,通过整合和土壤修复等工作,不但能让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同时种植面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手段,也是改变靠人力畜力耕作模式的重要方法,在加大国产化农机具研发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让农民能用的起农机具。

580×386

  推动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科技农业在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已经不算新鲜事,现代农业是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的彻底改变,是锄头与键盘的有机结合,人机协作是未来我们农业发展的愿景,也是解决和吸引年轻人不愿种田的重要手段。让更多的生物种业、智慧农业等科研项目顺利落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家庭农场、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农业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小农户的作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衔接。

  举个实际事例,百合是我们兰州的知名农产品,尤其是以袁家湾村生产的最为出名,以前都是各家各户各自经营,很难形成规模和持续经营,现在在村委会的牵头下成立了专业的合作社,并建立了加工和仓储物流中心,实现了百合的四季供应。不但解决了销售问题,同时加工和物流业也为村里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580×386

  总之,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粮食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要想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就要想办法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提高种粮收益,并把各项惠农政策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农民种的安心,卖的舒心。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