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观察

三农观察

中纪委网站批“彩礼贷”“墓地贷”:公然拿社会痛点当营销卖点

时间:2021-04-09 12:25 |编辑:三农之声|

  社会痛点不应成为营销卖点。日前,对于引发争议的彩礼贷”“墓地贷,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个别银行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挑战社会痛点,引导居民过度负债,触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奇葩贷接连冒出。先是某家银行打出彩礼开销不用愁,来稳稳的幸福的营销标语,接着一家银行又与墓地开发商合作推出按揭贷款。除了彩礼贷”“墓地贷,还有婚庆贷”“二胎贷等。对此,网友调侃: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的一生要被贷款承包了。五花八门的贷款,名字虽然不同,本质上都是居民消费贷款,如果过度营销,很可能诱导消费者提前消费、过度负债。

  更应看到,彩礼贷”“墓地贷是公然拿社会痛点当营销卖点,企图在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上赚一笔。近年来,天价彩礼”“天价墓地等一直饱受诟病,让一些家庭深感焦虑,压力巨大。为了破除陈规陋习,各地都倡导移风易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然而,某些银行却无视公序良俗和群众感受,推出彩礼贷”“墓地贷,看似能解决结不起婚”“下不起葬的现实难题,实则是和移风易俗唱反调。这样的贷款绝非雪中送炭,而是借机刮油,吃相难看。

  创新必先守正,金融创新必须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看是否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为了赚钱而与社会价值观背道而驰,挑战公序良俗的底线。金融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把资金更多地投向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对中小银行的产品创新和业务准入实施有效监管和指导,对于有悖公序良俗,与国家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惩治。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