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观察

三农观察

“种子”问题罕见地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背后有何深意?

时间:2020-12-25 22:27 |编辑:三农之声|

600×339

保障粮食安全时隔三年再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而且这一次罕见地提及种子问题。背后有何深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

既要保护耕地面积,也要把土地资源利用好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此,罗利军认为,这正是基于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考虑。我国每年自产粮食6亿多吨,进口大豆、玉米等粮食约1.3亿吨。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粮食减产已成现实,如果人家不卖,我国的粮食进口就会受到影响。提高粮食自主率,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内循环

600×400

  2020430日,春耕开田节在崇明举行。 张海峰摄

这么多年我们对于耕地有些过度索取了。在罗利军看来,藏粮于地,一是要保护耕地面积,目前把耕地另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二是要善待耕地,因地制宜布局耕作制度,实行保持性耕作。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的地方过于追求粮食高产,导致了化肥和农药的滥用;有的地方缺水并不适合种水稻,却大面积种植水稻,过度消耗了地下水资源,我们既要保护耕地面积,也要把土地资源利用好。

  要想藏粮于地,首先需要藏粮于技,这有赖于科学技术的突破。这就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做好基础性工作、基础性研究和开发利用。不过,诸如种质资源的保护等基础性工作很难产出有亮点的成果,难以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评价体系亟须改变。

 “ 我国的种业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为何前所未有地把种子置于如此高度?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就相当于现代农业的芯片,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罗利军说,尽管我国种质资源丰富,但由于粮食育种技术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有些种子亩产量比较低,不得不依赖进口,比如玉米、大豆,基本都是靠进口。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报告,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量为7.27万吨,进口额达32亿元人民币。过去有专门收集种源的技术人员,现在由于投入和经费不够,已经没有这样一支稳定的保护研究队伍了。

  目前,国外的几家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这些企业前期做了大量创新研究,才发展为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我国的种业研究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大研发投入。

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必然需求

  上海的种质资源保护做得如何?罗利军介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种质库率先建立了基于库位管理系统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目前保存了93360种共计22.6万余份种质资源,并实现了全社会共享,自2002年以来,已分发资源83545份。我国科研单位利用这些资源,育成了300余个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600×451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种质库向全国分发资源。采访对象提供

  该种质库最大的特色,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库,已达20万余份。通过对水稻的抗逆和高产遗传机制解析、功能基因研究,不仅在《自然》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还育成了一批水稻新品种。

  干旱一直是制约水稻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一旦遭遇干旱,水稻往往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我国是个缺水大国,每年仅农业灌溉缺水就达1200亿立方米,传统水稻种植需在田间保留水层,不仅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50%,还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发的节水抗旱稻,既有水稻的高产优质,又有旱稻的节水抗旱性,目前种植面积已超300万亩,从海南延绵到了山东。

600×450

  节水抗旱稻长势喜人。黄海华摄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节水抗旱稻,在这方面也是大有优势,种植节水抗旱稻可以像种植小麦一样进行旱直播旱管,有利于实现免耕或浅耕等保护性耕作。

做好资源收集保存是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必然需求。这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既需要加强种质资源工作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完善管理制度,从政策和资金上加以长期扶持,保障其稳定发展。罗利军说。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