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山东省的合村并居争论一度成为网上的焦点话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研究员吕德文等学者多次撰文表达质疑,山东省的主要领导也很快作出回应,坚持依法依规,把好事办好。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也在一次研讨会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立胜既是一位专家学者,也曾在山东出任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应该说在合村并居这件事上,它既有理论水平也有实践功底。
在其看来,合村并居已经在山东多个地区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不能一刀切的推翻否认,要严肃对待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为全国提供具备可行性的理论素材。
那么,合村并居到底应不应该被叫停,如果无法叫停,我们必须争取什么?
合村并居多方共赢的美好初衷
合村并居有着美好的初衷,本质上是把农村闲散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供给产业,既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解决了建设用地的供给短缺,还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初衷来说,合村并居是一个惠及民众、多方共赢的政策。
合村并居能够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缺的现状。由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存在,一个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很难有活动的空间,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土地要素的严重制约。
而如果能把农村散落的民居进行拆除,然后整合到新建的居民社区中,就会腾出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很多产业就有了落脚之地。
而且在这个拆除重建的过程中,本身也会释放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缓解县域范围内就业压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都是一个有力的工作抓手。合村并居能够解决部分农村问题。
其一,产业落地后,农民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不必漂泊在一线城市里打工,就近的工作或许收入相对较少,但是便于照顾家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
其二,合村并居后,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由于中国的农村民居相对分散,规划编制落后甚至缺乏统一规划,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资金保障不足等等原因,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一直大大落后于城镇。
而合村并居本身就是规划先行的一个政策,腾挪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将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新建的农村社区将配备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
健身广场、社区诊所等教育医疗服务会更加完善,这些都会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长期滞后的问题。
其三,合村并居有利于改革落后的农村管理体制。中国有很多县域的村庄体量小、密度大,偏偏整体农村人口又很多,这就造成了管理成本比较大,上下沟通机制不通畅,上面的政策难落实,下面的问题难解决。
而合村并居后,集中管理的成本降低,效率增加,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升级将更容易着手。
合村并居能够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规模化,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新技术新机械的应用成本,才能实现资源上的整合利用,才能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和农民的生产热情。
合村并居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农民放弃农业生产,一是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二是新社区不便于生产工具的存放和家畜的饲养;三是生活场所与生产田地的距离会带来不便。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将更加专业,新技术和新机械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当劳动者素质和技术都不断更新升级,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
合村并居问题频现的落地过程
再美好的愿望不能诉诸实践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合村并居在落地的过程中问题频现,这也是诸多专家学者表达质疑的缘由和根据。
且不论各个负面新闻是否具有普遍性,但其反映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何一个多方共赢的良策,偏偏成了违背农民意愿的粗暴做法?
缺乏前瞻性规划,执行方案不够透明,这是合村并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合村并居关乎一个县级城市的产业发展,关乎乡村文化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更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此重要的政策,必须经过严谨的规划设计和专家论证,充分征求涉及村民的意见建议才可正式出台。
而现实中很多问题并没有答案:哪个村要拆除,哪个村要保留,拆除保留的依据又是什么?腾挪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用途是什么,如何与农民的生产生活保障挂钩?旧居换新房的赔偿标准是什么,新社区的地理位置和建设标准是什么?
一个不够严谨透明的规划方一出台就要大干快上,让内心充满疑虑的农民如何接受?如此执行合村并居又怎么会不出问题?
违背民意是合村并居执行过程中最受诟病的一点,多数的负面新闻大都与此有关。无论合村并居对农民利益增益与否,违背村民意愿使其注定得不到支持,很可能办了好事也落不到好名。
事实上,村民的自身情况、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各不相同,对合村并居有不同看法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消除村民的疑虑,那么执行过程中的隐患爆发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官方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及时予以处置,比如6月份时滨州市就针对惠民县麻店镇没有及时解决群众困难,损害了群众利益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出了严肃处理。
产业支撑能力的不确定性是合村并居的要害问题。前文所述的多方共赢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撑能力,来消化腾挪出的土地指标和劳动力,来缓解农民和政府财政上的巨大压力。
但是这个产业支撑能力是有不确定性的,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经济低迷的关口,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而合村并居本身是一个不可逆的行为,底线思维下如何抉择是各界都应慎重考虑的事情。
合村并居停不停?我们必须争取什么?
合村并居该不该停?笔者不建议一刀切的否定叫停。
首先,合村并居不是什么新鲜政策,山东省在2001年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并在2008年实施试点,在寿光、诸城等县级市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其次,合村并居自有其理论上的自洽,理想状态下是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
最后,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合村并居落地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去化解核心矛盾,一味知难而退如何发展?
既然合村并居无法叫停,那么我们必须争取什么?要争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调研决策;要争取系统完备、公开透明的规划方案;要争取尊重民意、稳妥推进的落地过程。
合村并居要因地制宜,一县一策,要实事求是,仔细考量。不同县城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财政收支均不相同,所以合村并居必须一县一策,量力而行。对财政充裕、产业优势明显且极度缺乏土地要素的县域,合村并居存在成功的基础,应该稳妥推行。
对财政紧张又无产业支撑的县城,在合村并居上必须慎之又慎,腾挪出的指标与土地财政收入尚需企业和产业的参与才能完成转换,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带了更大的风险。
合村并居要有系统完备的规划,要有公开透明的执行方案。合村并居关乎村民的切身利益,他们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无论是拆迁赔偿还是新居选址,无论是拆迁计划还是产业规划,凡是与村民有关的都应该进行公示公开,在阳光下运行。
合村并居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考虑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先行规划中也要综合考量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居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因素,尽力把各种隐患萌芽消除在规划阶段中。
合村并居要尊重民意,稳妥推进。搬不搬、建不建要农民自己说了算,旧居赔偿多少,新楼单价几何,未来收益多寡,要农民自己掂量其中的得失利弊。要引入媒体和社会监督,坚决打击合村并居落地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杜绝腾挪指标的滥用和腐败问题。
要时刻以村民意愿为工作标尺,及时回应关切、化解焦点矛盾,稳妥推进合村并居工作,保证好的政策不偏航、不失真的精准落地,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预期。
《三农之声》北京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 李玉磊 索飞)2023年3月13日,央舆三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央舆<[详情]
《三农之声》河南禹州讯(姜宏伟 方兰兰 韩同瑞)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玛迪娜 王倩)6月29日,由新疆老年体协主办,奎屯市文旅局、新疆老年体协健身球操专项<[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零距离讯(李杨)为推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奎屯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各类商业活动火<[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梁奕 陈世健 王倩)为提升奎屯市医保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奎屯市医保局采取“走出去”的<[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赵启帆)近日,记者在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培训会上获悉,开发区人<[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精河零距离讯(马海玲)6月9日,“大美精河 游我来讲”首届讲解员大赛启动仪式暨讲解员培训在精<[详情]
《民声面对面》山东潍坊讯(张海亮)农民工讨薪难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岳普湖零距离讯(合麦提江 阿迪力 阿孜古丽)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