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防疫

防疫

小麦赤霉病即将“来袭” 农技人员提醒防治

时间:2021-04-10 11:04 |编辑:三农之声|

  据了解,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抽穗扬花期如遇下雨天气,就会引起发病,如遇连阴雨天气,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包括雾霾天气和田间空气湿度较大,都有利于其发生和危害。另外,亳州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706.6万亩,多为不抗赤霉病品种;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小麦田间菌源量充足、为近10年前列。

600×450

  亳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农技人员介绍,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不可治,防治时效性强,花期预防适期短,一旦错过防治适期,赤霉病病菌侵染危害,将会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导致售麦难、价格低、收入减少。

  农技人员建议,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第一次预防(即见花打药),施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若小麦齐穗至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间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

  药剂选择方面,综合考虑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和赤霉毒素控制效果、对锈病、白粉病的兼治作用等因素,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前后两次用药要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建议使用复配制剂或具有兼治作用的单剂,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

  施药器械方面,优先选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智能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

  农技人员还提醒,第一次预防时要按药剂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和水量,均匀喷雾;智能植保无人机施药须使用自主飞行模式,同时添加助剂,提高防治效果。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