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食药

食药

全国人大代表徐镜人:让中医药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间:2021-03-17 21:10 |编辑:三农之声|

600×450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医学救治实践中也发挥了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中药新药难产、 中药材掺假问题频发、中医药产业发展创新不足等。如何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话题。半月谈记者为此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镜人。

  改革新药审评审批机制

  近年来,我国中药新药上市数量持续低迷,2016~2020年获批上市的中药创新药仅有10个,无论是审批速度还是审批数量,均明显少于化学新药。中药新药难产,暴露出我国在中药评价体系、质量控制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不足,让中医药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徐镜人认为,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色发展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机制。

  一是完善审评审批配套政策。新的药品管理办法及中药注册分类已经实施,但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滞后,中药企业盼望古代经典名方的新药开发、经典名方化裁的院内制剂及同名同方药的申报条件、指导原则等早日出台,为中药创新发展提供依据。

  二是深化中西医结合,增强中药新药普及性。由于许多医院在临床上限定中药使用,一批具有中医临床价值的中药不能广泛造福患者。建议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从行政管理方面增强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业务交流,拓展中医优势领域的诊疗空间和中医中药参与度。

  三是加强信息平台搭建。随着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实施,中药生产批件的转让有了较好的政策法规依据。建议进一步搭建公益性质的中医药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加快中药相关数据库建设整合,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加强源头质量管控

  当前我国中药材的道地性、稳定性还存在不少问题,中药材掺假、低价恶性竞争现象多有发生。一些野生中药材资源枯竭,大量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导致品质下降,影响临床疗效。徐镜人认为,这折射出我国传统中药在药材种植和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他建议以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为目标,加强药材的源头控制,推广产地初加工一体化,尽快出台国家层面产地初加工的政策法规,提升道地中药材发展质效。

  徐镜人说,要加强规划引导,尽快出台全国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指南,优化全国中药材生产布局,限制中药材盲目引种,制定中药材种子种源管理办法,有效解决中药材种源退化和混乱问题,同时,大力推广中药生态种植模式和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600×400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

  徐镜人表示,目前中医药产业发展既有继承不够,也有创新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社会对传统医药宝库的精华缺少深度挖掘整理,对行之有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诊疗方法等继承应用不够,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医药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此外,缺少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技术评价体系等也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掣肘。

  徐镜人认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要从质量控制、检测标准、评价体系、科研创新、国际化等全方位下足功夫,作出更大努力和积极探索。

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着眼长远,重点突出高质量可持续徐镜人说,只有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才能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