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娟)11月2日,记者在湖南省衡南县清竹村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晚稻测产现场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院士、专家对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晚稻进行测产,测得平均亩产911.7公斤,加上此前7月在同一基地测得的“株两优168”早稻亩产619公斤,双季杂交稻亩产共计达到1530.7公斤。
在测产现场,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宣布测产结果:第一丘田测产干谷899.0公斤,第二丘田测产干谷925.8公斤,第三丘田测产干谷908.7公斤,三丘田的算数平均亩产数为911.7公斤。
“此次测产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告诉记者,衡南示范片6月16日播种,8月31日始穗,9月6日齐穗,可是在齐穗后的1个月间日平均气温只有20.65摄氏度,较2019年同期低2.95摄氏度;日照只有43.85小时,较2019年同期少143.9小时。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晚稻结实率仍有80%左右,实际产量达到911.7公斤,加上早稻的619公斤,周年亩产稻谷超过1500公斤,这在普通生态双季稻生产方面属于重大突破。
“天公不作美,能攻关成功,这充分说明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的优势特点:穗子大,平均每穗有320粒左右;秆子粗,植株壮,抗倒伏;抗寒性强,受寒露风影响小,这3个特点是取得高产的基础。”李新奇说。
“亩产1500公斤,意味着一亩地可以养活5个人,下一步我希望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能在更多双季稻产区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袁隆平说。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为进一步提高全民防范意识,有效防范应对防汛风险,7月14日上午,大同市召开2<[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乡宁讯(赵玉虎)7月11日-13日,乡宁县境内迎来新一轮的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降雨强度达到1<[详情]
《三农之声》大同讯(白雁香)7月27日,大同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在大同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省、市2<[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山西讯(郭学良 牛志军)2021年4月25日上午,太行环丹山庄善文化园项目研讨会在山西晋城泽<[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 摄影/袁建国)4月23日,大同市纪念“五四运动”表彰大会及五四系列活动筹备情<[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4月12日下午,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大同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在市交警支队多功<[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3月1日下午,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联合大同市公安局召开新<[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大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大同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举办的全市公安工作暨全市<[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1月15日,首场中共大同市委新闻发布会举行,深入介绍和解读市委十五届十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