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善举

善举

甘肃武都“精神扶贫”:传统美德激励乡村善举

时间:2020-08-06 14:24 |编辑:三农之声|

2018年起,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层层评选,正面表彰孝老善亲、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等典型,以此激励更多的人。图为表彰现场。(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3月15日电 (闫姣)十多年前,从上海一所高校毕业的杨涵毅然返回甘肃陇南市武都区老家,借助在上海接触到的知识和经验,他和哥哥杨红平携手,尝试将家乡田间地头的农特产通过网络销售,但发展一直“欠火候”。

陇南市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当地绿色无污染的“山货”鲜被外界知晓。2015年左右,在武都区政府和电子商务中心的帮助、支持下,杨涵创办了东江电子商务实体店,以及在淘宝、京东商城、1688等平台开网店,并创建了独有的品牌。

武都花椒、橄榄油、崖蜜和康县木耳等产品每年线上线下交易总量达到400万元以上。

“哥哥是地道的农民,他负责田间地头,我负责市场。”杨涵说,他们兄弟二人生在深山、长在深山,深知农民的艰辛。目前,他们通过公司、合作社,用流转农民土地、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武都区及徽县共4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图为武都区“电商创富模范”杨红平和杨涵帮扶的农户领分红。(资料图) 钟欣 摄

合作社累计流转农户土地400多亩,每年为贫困户分红180多万,但杨涵还“不满足”,多次在他收购“武都崖蜜”之地武都区裕河镇和其他4个乡镇资助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今年,杨涵和杨红平被武都区评为“电商创富模范”。

2018年起,武都区从街道到乡镇及各村层层评选,正面表彰孝老善亲、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等典型,以此提升民众的素质,增加农村的和谐气氛。

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评选上奖项的人数非常有限,武都用这种方式,旨在激励更多的人互惠互让、互帮互助,让更多的民众承袭传统美德。

田广慈表示,真正的脱贫,不光是物质上达到标准,精神上也应该达到要求,武都现在做的,正是精神扶贫。

武都区民众高丽霞今年也被评为“孝老善亲模范”的一员。高丽霞2007年嫁入丈夫穆昕家,因公公早年去世,后婆婆重新组建家庭,所以一直与奶奶一起生活。

奶奶年迈体弱,生病时,高丽霞就每天给老人梳洗,天气好时还陪老人到室外晒太阳、逛超市,每天晚上给老人洗脚,十多年如一日。而今,年幼的儿子也受熏陶,碰到好吃的先给奶奶,晚上还会给奶奶按摩肩背。“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希望能感染更多身边的人。”高丽霞说。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