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州市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旱粮产业,有效缓解因灾害天气频发、种粮效益不稳定等造成的粮食产能困局,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膳食结构,发展了农业高效经济模式。2020年旱粮种植面积达29.53万亩,同比增加4.41万亩,增幅17.56%。
一是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在保留原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订单良种奖励等政策的基础上,省财政加大规模种粮补贴力度,对全年稻麦复种、一季旱粮种植和“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不含大小麦)50 亩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的直接补贴按实际种植面积由100元/亩提高到120元/亩,吴兴区在省补基础上额外配套补助70元/亩。
二是积极加强科技创新引导。坚持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加大旱粮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力度,围绕农艺农机农技配套,推广适合旱粮生产的新型农作制度和新型高效农机具。如推广玉米间套种大豆、果桑园套种蚕豆、大豆(玉米)水稻轮作、马铃薯—水稻高效水旱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模式,不仅给经营主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对于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减少水肥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努力打造示范先行样板。加快推进机耕路、水利设施、农电线路以及育秧育苗、贮藏加工保鲜等旱粮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等 3 个省级优质旱粮示范基地。2020 年建成包含玉米、番薯和大豆品种在内共7个旱粮示范片,以示范片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实现旱粮区域化优质发展。
四是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不与水稻争地的原则,科学布局旱粮生产,制订旱粮生产发展规划,积极发展适宜种植、富有特色和优势的旱粮作物,推进本地旱粮品种标准化生产和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培育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的旱粮产业带。
《百姓中国周刊》浙江讯(通讯员 许懿 余波平 王依依)春节临近,浙江交通集团向全体员工发出留“浙”过年倡议<[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浙江讯(公益记者 洪旭朝 通讯员 朱丽娜)临近年关,春节的氛围也渐渐浓了。浙江省杭州建德市城<[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浙江讯(公益记者洪旭朝 通讯员 缪佳春)2020年浙江省建德市下涯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浙江讯( 洪旭朝 通讯员 唐大伟 吴文君)时代发展,使命赓续。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枫桥经验”<[详情]
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拍友 杨梅清)12月23日,浦江县潘周家村晒场上,晒面如帘,香气四溢。潘周家村<[详情]
近日,国内****的盒马村在衢江区正式“开村”,其中杜泽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落户荷花塘沿村。据了解,荷花塘沿村<[详情]
根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17年浙江春粮喜获丰收。春粮总产量75.36万吨,比上年增长28.<[详情]
近年来,湖州市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旱粮产业,有效缓解因灾害天气频发、种粮效益不稳定<[详情]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了100余亩金银花,远销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受到当地人热捧,干花的市场价格一度高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