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稚嫩的肩膀,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大家都是这样形容支教老师,用自己小小的肩膀不远万里来到乡下,教给孩子们知识,带给孩子们希望。
大学生支教这件事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为落后的乡村教育添砖加瓦,更重要是能给农村的孩子带来动力和希望,让孩子们知道世界的广阔,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经验。看起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但是近些年来,大学生支教却屡遭村民的“嫌弃”,连乡村老师都直言,放过孩子吧。
为何山里的村民反对大学生支教的到来?
村民们很少见到一个真正奉献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不过是把支教作为一个跳板,作为自己以后能找到好工作的必备条件,将支教作为旅游,来乡下游山玩水,对待支教这件事完全不真诚。
而且大学生自身也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学校有事,思念家乡等等可能呆几天就有事要离开,甚至有村民会说“我们不希望你来支教,我们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并且短暂的教学,却让我们的孩子一直怀念和憧憬”,而大学生可以轻轻松松拍屁股走人,所以来支教不如不来。
大学生支教对自己的发展有哪些利弊?
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而去乡村支教这件事,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好处很大,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助力。
不仅如此,大学生也锻炼了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城市,偏远山区更能考验逆境的生存能力,学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也提升了自己教学能力。
弊端在于这份辛苦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忍耐的了,大多数人低估了支教的艰辛,很多大学生在刚刚过去一天就跑回了城市,因为忍受不了恶劣的环境和陈旧的设施,而且地处偏远也可能遭受危险,这些都是未知因素。
大学生支教对边远学生的影响
第一点:影响学生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大学生和孩子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就到了大学生开学的时候了,在大学生离开时,乡下的孩子们都会很伤心难过,几天甚至更久走不出悲伤的情绪,这让乡村老师和家长特别心痛。
前不久刚有个大学生去乡下支教的新闻,支教的最后一天,大学生提前来到教室,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糖果和礼物,放在了他们的书桌上。当孩子们进到教室,欣喜若狂,但得知这是他们和老师相处的最后一天时,都哭成了泪人,更有孩子想要和老师一起离开,由此可见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第二点:扰乱了学生们的心智
大学生去乡下自然会带来很多“新鲜玩意”,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手柄等等。大学生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在外面看到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不仅如此,还会邀请孩子们和他们一起看电脑和平板。
这些事情对一个尚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无疑是致命的吸引力,况且他们还没有学会自控,时间一长会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向往,扰乱了孩子的心智,更难安心学习。
第三点:对于学生们的学习起到了副作用
孩子的学习需要稳定的思想,一朝一夕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大学生授课经验不足,会传授不出足够的知识,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在教学上大学生在面对调皮的学生,更不会处理师生关系。
如果大学生授课太好,甚至超越了原来的老师,更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因为孩子要有对老师的崇拜才学得进去,而大学生来乡下教课只是短暂的过渡,之后便会离开,就会由原来的老师进行教学,这时有了对比,孩子们就会对原来的老师产生厌烦,觉得之前的老师传递的知识太过空洞和乏味,因此会产生厌学心理,得不偿失。
支教这件事本身动机是好的,为偏远山区的孩子带来希望,但是事实上更多的是大学生支教的弊端,也希望那些想去支教的大学生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自己去一次圆满地完成了支教的使命
但是对于那些山区孩子来说,会在无数个日夜问起,“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啊?”
为进一步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化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全面、精准落实,近日,开封市2<[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刘筛庆 傅小宝 陈虓)7月9日上午,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璀璨中国》小记者团,在中央电视台<[详情]
《海曲评坛》山东日照讯(杜邢)昨天一件事在日照各个媒体上被刷屏了,就是海曲中学的副校长王瑞芹老师在课堂上紧急<[详情]
《三农之声》湖北讯(通讯员 王晶 严静雅)历经半年的征集、打磨、角逐和筹备,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新轻<[详情]
《三农之声》河南宝丰讯(高喜来)草长莺飞好时节,国风脉脉染墨色。在“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中<[详情]
《全民健康大讲堂》浙江金华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日前,以青少年的自我管理为研究内容的《青少年自我管理学》一书<[详情]
《三农之声》广西南宁讯(李振勋 吴小政)为积极响应国家“2025年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号召,2022年秋<[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赵奇帆 张莹莹)7月18日至19日,全国第36届新教育种子教师峰会暨新教育晨诵说写教<[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玛迪娜 周永慧 郝婉琳)今年3月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 要求,将学校学习课程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