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都讲究进补,五脏六腑从何补起呢?如果你有非常明显的肾虚、心虚症状,可以针对性地进补。其他人,特别是女性,都可以随时从补脾开始,因为脾虚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女性普遍存在的问题。
比如,你特别容易感冒,即便天气不热,平时动不动就出汗,而且一吹风就病了,这种娇弱的体质最适合补脾。因为脾为肺之母,所谓“母肥儿壮”,脾气强壮了,肺气就不虚了,免疫系统功能也就增强了。
再比如,你特别容易失眠,还经常头晕眼花,中医辨证可能属于“心血虚”,那也该从补脾开始。因为只有脾气足了,吃进去的营养才得以化为阴血,心血才能不虚。总是“流落街头”“居无定所”的心神,才能在充足的心血中“定居”下来,人也就睡得着了,这种人最适合的中成药就是“人参归脾丸”。如果想找一个适合中国人普遍使用的补养办法,“全民补脾”是最靠谱的。
补脾的药物不同于补肾、疏肝、清心的药物,性质一般都很平和,其中食药两用的很多。也就是说,很多补脾药既是食物也是药物,比如山药、莲子、小米、薏苡仁、芡实、大枣。因此,补脾是最适合在生活和饮食中体现和进行的补益方式。
如果想找一个适合中国人普遍使用的补养办法,“全民补脾”是最靠谱的。
特别是粮食类的食材,尤其适合脾虚的人吃。从西医角度讲,粮食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而脾气花在消化粮食上的能量是最低的,远远低于消化蛋白质、脂肪。医生现在对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也要求他们一天热量的60%都要来源于粮食。过去那种为了保持血糖不偏高,而用蛋白质代替粮食的做法已经被否定了,而是要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保证每天粮食的摄入。因为对粮食的低能量消化过程,是身体的节能过程,这就是对脾气的一种节约。不伤脾气,就是在呵护“后天之本”。
“五谷”中,小米、黄米都是黄色的,是入脾经的,放在第一位也是为了强调脾胃的重要。脾胃不好以及因为脾胃不好而气血不足的人,应该长期吃小米、黄米。如果按中医的药性划分,小米和黄米都是性温、味辛的,所以比较适合早上吃,比如,早上喝一碗小米粥就很符合养生理论。传统中还有“上床萝卜下床姜”的说法。性质温热的姜也是入脾经的,建议早上起来吃,因为早上的时候,人体内的阳气初生,脾气还不蓬勃,需要扶助,以帮助它为即将忙碌一天的脏腑提供能量。所以很多懂养生的长寿老中医都有早上喝小米粥、用生姜做小菜的习惯,这都是基于补脾的这个原理。
种过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产量低,而且很消耗土地,种几年就能使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可见小米对土壤中的营养“掠夺”得有多彻底,它吸收的营养有多丰富!同样作为种子,一粒小米和一粒玉米将来都要生长为一棵植物,自然是体积小的小米中的精华多于玉米,这也是为什么小米一直是中国人补虚时的首选,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土壤里的精华。
世界医学模式正产生重大变革,从“疾病医学”转变为“健康医学”。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提<[详情]
《三农之声》黑龙江佳木斯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5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副主<[详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广州职工“心脑血管、癌症健康科普宣教”公益活动启动<[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5月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罗菀蓉)2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健康科普专家工作<[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三农之声融媒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各<[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洪洞讯(高立丰 张宜华 通讯员 杨旭强 冯战军)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切实有效打击侵权假冒<[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8月16日,“居家老人巡防关爱”系列公益活动项目签约仪式在国家卫生健<[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霍城讯(克拉然)6月6日,为加强广大群众爱眼、护眼的健康意识,在“全国爱眼日”之际,霍城县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