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红色传承

红色传承

毛泽东有着伟人情怀和浓厚乡谊,他和老乡们究竟有何感人的故事

时间:2021-01-10 19:53 |编辑:三农之声|

自古以来,故乡便是一个人的根,在外漂泊的游子每逢过年过节,就会惦念起自己的家乡。那一刻的他们会更加体会到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多少文人墨客纸短情长地书写对故土的怀念,苏轼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白居易感叹“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思念故乡的重量就像一座秋山的落叶,毛泽东因为时代多舛,被迫离开家园,去追求梦开始的地方,他之后再次见到自己家乡里面的人时,用实际行动告诉人民故土难离。

微信图片_20210110193208.jpg

毛主席生活在湖南的一个农村地带,他是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上的学,上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优异,也使得他在老师的引荐之下,能够前去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也是在那里他结识了李大钊等人,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也为后来的革命之路做铺垫。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并没有忘记他的恩师们,甚至还会和恩师们一起吃饭聊天,言辞之中满是尊敬和感恩,这也让不少人为主席这种不忘初心的情怀打动。

微信图片_20210110193213.jpg

在主席的人生之中,曾经有很多次都因为工作的需要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乡之后,主席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随意地走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一张张淳朴的面庞,主席内心的欢乐不言而喻。

微信图片_20210110193218.jpg

即使在回到家乡养病期间,主席依旧忙着解决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也在为党和祖国的命运操劳奔波着,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民族重担。

毛泽东在有一次畅游湘江之后,还没有来得及穿鞋,就赤着脚上岸访问农家和学校的情况,这也让老百姓们很感动;为了不麻烦其他老乡,主席会一个人在傍晚的时候,前去考察长沙汽车电器生产线的运营情况;短短三天的时间,主席走过家乡很多的地方,接见了家乡上千名群众,通过个他们的热情交谈,深入了解到了当地的民情。

微信图片_20210110193231.jpg

主席这种孜孜不倦的无私奉献精神,至今还在湖南人中口口相传。主席对人民的情谊非常地深厚,他看到戏台穷人的苦难会伤心落泪,吃一口老百姓难以下咽的窝窝头会掉泪,听到大地震中伤亡人数,他会悲痛万分…主席会和百姓们深入交谈,从而对他们的生活情况做出更好的针对措施,每一次谈话、每一次握手、每一次微笑都饱含着主席对他们的真诚关心。

微信图片_20210110193236.jpg

总结:伟人的风采和情怀总是一般人难以去比拟的,他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重担让他们不断地艰苦奋斗,将个人的利益抛之脑后,一心一意地为人民办事,只要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安康的生活,他们心里就心满意足了。主席经常对青年学子们说他们就是祖国的希望,未来一代人身上也背负着不同程度的历史使命。唯有在苦难中砥砺前行,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