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天南地北 河南

河南

天南地北河南人之长垣篇——大方传奇:好家风孕育好儿女

时间:2020-10-24 18:55 |编辑:三农之声|

 又去大方,正是上午。 

       广袤的黄河滩里,初秋的白亮阳光照耀下,繁忙的厂区内,叮叮当当机械碰撞的声响,与周边宁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真是一种宁静中的喧闹、沉寂中的欢腾。荒凉瘠薄的黄河滩呀,像一束花朵,历经百年孕育,终于在今天灿烂绽放。

       听了企业发展历程介绍,就去采访马俊杰父母。
       走在安静的小村,路边摊满了晾晒的玉米,黄灿灿的,耀人眼目。正是收获时节 ,田野里洋溢着一种草木和土地的清香。时不时可见有妇人在路边剥玉米,安安静静。机械化早已让这片土地,摆脱了农活的劳碌。

       小村不远,很快就到了,一个安闲的小村,在秋阳下静静卧着。这就是马俊杰的老家。如今他的父母依然住在这里。走到村南一个洁净的小院:二层小楼,优雅大方,干干净净,低调沉稳,一点也不铺排张扬,就像一块古玉。最醒目的是二楼屋檐下,一块刻着“造福后代”四个金字的黑漆大匾,为这个院子增加了几分厚重。

微信图片_20201024181340.jpg

       院子里有几个老人在打牌。见我们进来,一位大爷站起来。他中等身材,微胖,一脸憨厚慈和,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里。室内宽畅的客厅,迎面一幅书画,两边是古色古香的红木几案,陈设是一种迥异于农村居室的古雅。居中一张方桌上已经摆了瓜果,这应该是知道我们来提前预备的。
        老人很健谈,很热情,也很乐观,邀我们坐下后,侃侃而谈。这是一个强干仁义的人。“小时候穷,没少吃苦受罪。”老人一开口,就是“穷”字,但话语里没有一点酸楚。没错,穷则思变,多少成功的黄河滩人,起初就是被一“穷”字逼迫出来的呀。他们用坚韧不屈、吃苦耐劳,和苦难的境遇相抗争,赢得做人的尊严和良好的生活。“我刚结婚,父母就相继去世,留下六个弟妹。”长兄为父,长嫂如母。老人担起抚养弟妹的责任,供他们上学、找工作,直到帮他们成家立业。为了养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老人就开始外出,走南闯北,不辞劳苦,推销眼镜、维修电动葫芦等起重配件。改革开放后,老人如鱼得水,成为黄河滩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富裕起来的他乐善好施,深明大义,于上世纪就开始热心于公益事业,特别是1990年捐资助学一万元,获县政府“造福后代”牌匾一块,至今还为乡人津津乐道。了解马家的大方员工说,因为老人家的缘故,马家家风特别好,马家家族成员,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爱乡邻、扶危济困,家族一直人才辈出、和谐兴盛。 

 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勇敢出走、无畏拼闯,才有了如今长垣的辉煌。就在走南闯北之中,老人视野宽了,心胸大了,豪气壮了,有了远超于一般农民的见识,无形中就浸染了他们的儿女。在老一辈的支持下,儿女们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他特别开明,特别明达事理。访谈时,他说起支持儿子创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毕业的儿子在家里干了5年,对他说自己要出去闯荡一下,见见世面。老人很不解,问儿子:“闯什么,家里面工厂一年挣五六万不够你喝酒吗?”“现在的生活与我的梦想差别太大,我想出去闯闯试试”儿子回答得很坚定。他盯着儿子看了好久,终于明白孩子长大了,心胸大了,有了自己的抱负和事业。他想了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说,“你想干,就干吧。我支持你。”变卖了设备器械,一把交给儿子30万元,让儿子出去闯。知子莫若父。相信孩子,支持孩子,关键时候敢于放手让孩子一搏。这是老人的不简单处。“好男儿志在四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老闷在家里能有什么出息?”这是黄河滩人自古就有的传统。
       采访中途,有人给老人打电话。大概是亲戚要寻求照顾的事情。老人很干脆:“你有什么直接去厂里说吧。我们爷俩有约定,我不管厂里的事。”放下电话,老人又解释,“他们说的事,我不完全了解,不便于插手,我一般会让他们直接去找厂里说。不能因为我是他爹就压他,让他作难。”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样明白事理、豁达果敢的老人,怎么能没有优秀的儿子?如今,马家德孝的家风,也经过马俊杰,又传到下一代人身上。老人的孙子在外地工作,每周必会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叮嘱老人注意身体,春节的时候,也必会陪老人过年。老人的几个弟妹,也都尊他敬他。一大家人相亲相爱、和乐融融,从来没有拌过嘴,吵过架。“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这样幸福的家庭,真的让人羡慕;这样开明的老人,真的让人敬重!

微信图片_20201024181355.jpg

 要走了,老人再三不让走。还拉了我,走到里间,说:“你看酒多着呢,都是好酒。别走了,就在这吃饭!”我们推辞着。老人送出院子,还一个劲说,“你看看,大晌午了也不在这吃个饭。”黄河滩人的朴实和憨厚可见。我再一次感受了乡人的淳朴,感受了河滩人的豪爽大度。他们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但不管事情做多大,年龄有多大,依然重情重义,朴质热情,本色不改:来了客人尽心招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逐利而不囿于利,经商而不溺于商。
       已是中午,走在静静而空旷的河滩上,一幢幢漂亮的小楼,一片片绿色的田园,浮动着虫唱风吟。这是我熟悉的土地,我深爱的土地。这片土地太不简单,就在平静之中引领着时代风云,改革开放以来不知走出了多少知名的企业家、业务员、弄潮儿,但它依然素素朴朴,本色不改,就像这里的人一样。 

       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马俊杰的成长经历,不正是总书记讲话的生动例证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好家风孕育好儿女。有这样开明的父母,有这样孝顺的儿女,马家一定会更兴旺,马俊杰的人生一定会更加辉煌!(特约采编 王自亮 责编/曹道伟)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