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充分发挥融合党建资源、力量聚合优势,聚焦全县主导产业,由各乡镇党委或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党建联合体,带动产业联合体一体化发展,构建起党建联合体搭台、经济联合体唱戏、服务联合体协助、利益联结体受益的发展格局,实现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引领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导产业
强化全方位引领
立夏刚过,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联合社冬茬赚的腰包鼓鼓的菜农们,在欢声笑语中又开始忙碌起夏茬栽秧。 番茄苗刚刚在棚内定植,中国500强企业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就派业务代表来园区,订购了36万斤918大红果番茄。
林西县以促动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强党建联合体在产业联合体发展中全方位、全过程的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推动农民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联合社以党建联合体引领带动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从土地流转、建棚、种棚,到把西红柿统购统销到全国各地,党建引领了建设、生产、服务、销售全过程,形成了“基地联动联建、生产联种联营、服务联接联办、市场联创联销”的“一园四联”发展模式。
新林镇党委发挥融合党建作用,以促动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富民振兴党建联合体,构建了“中草药、肉牛、食用菌、生态经济”四个产业联合体,建立镇党委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村党总支推进产业发展进程,农牧、扶贫、林草等党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带动群众发展壮大产业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建链、产业链、服务链 “三链融合”,党建联合体、产业联合体“一体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在各产业党建联合体引领、支持和服务下,新林镇11个行政村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发动群众规模流转土地,联手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全镇规划建设了3个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2个万头肉牛产业园、4个千亩食用菌种植产业园、3个千亩以上的生态经济综合实验示范区,发展中草药基地5万亩、肉牛饲养量2.3万头、生产加工食用菌350万棒。
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土地托管”是大营子乡繁荣村贫困户孙秀英老人今年最高兴的事。
孙秀英老人已经80岁了,前几年,因儿女嫌弃种地收入低都到外地打工,老人实在力不从心,便将19亩水浇地以每亩150元的价格租出去,每年收入不到3000元。今年她只是在村委会下了个订单,将自己想用的种子、化肥列上,合作社便从深翻、旋地、播种、覆膜开启了土地托管服务。
围绕“创新、发展、服务”的目标,林西县通过党建联合体整合撬动社会化服务资源,构建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全县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群众,走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全面增强党建引领发展的牵引力。
大营子乡众盈党建联合体推行“党建联合体、产业联合体”一体化,现代农业生产“引领组织化、经营合作化、推进项目化、服务专业化、发展现代化”的“双体驱动、五化众盈”模式,以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纽带,集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土地流转、托管等多种服务资源于一体,实现了联合、东升、繁荣、前地、幸福、老君沟等六村联动、集体参与、共同发展,目前已为10000余亩耕地开展社会化服务。通过集中提供化肥、种子等农业资料和耕、翻、播等农机服务,惠及农户300余户,为农户节省生产成本近50万元。
据了解,该乡耕地面积12.7万亩、其中水浇地8万亩,留村务农劳动力有1.4万人、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就有6000人。由于农业种植效益低,出现了土地无人耕种、集中到少部分种植大户现象,出租价格低,每亩地租金仅有80—150元。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的困局,传统经营模式较为分散,人口老龄化严重。
以往,一些农机手收取服务费较高且现金结算,对于贫困户孙秀英老人来说难以支付,现在村干部领办的合作社,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补贴资金的30%补到农户手上,费用低,还可以秋季收割售卖后统一结算。孙秀英老人不费心不费力,每亩地可获得净利润500元,加上玉米生产者补贴,年收入能达到10000多元。
林西县通过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抱团发展,合作经营,党建联合体整合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农机社会化服务补贴项目、农机类项目等真金白银的打捆投入,来支援和推动联合社和分社的发展,有效解决运行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肉牛产业是林西县主导产业。今年由县农牧局和农投公司牵头,联合北京市商务局、北京二商肉类食品集团公司党组织,县住建、发改、工科、扶贫等相关部门党组织,北方活畜交易市场、各乡镇肉牛养殖基地党组织,组建林西县肉牛产业党建联合体。通过组织引领、服务引领、产业融合,推动全县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发展,拉动7个专业村建设,新建万头育肥牛小区4处,全县肉牛存栏达19万头,有效提升全县牧业产业化发展动能。
产业联建联动
抱团发展经营
官地镇查干沐沦沿河4个村7000多亩弃荒多年的盐碱地如今“变废为宝”。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集群水产养殖联合党组织通过与辽宁省盘山县河蟹养殖技术研究所和盘锦秀玲河蟹养殖协会合作,建立养殖基地。因其具有盐碱河滩浅挖见水和碱水养殖肉质好的优势,河蟹养殖风生水起,成品蟹供不应求,“抱团发展”闯出村集体经济“新天地”。
林西县以党建联合体引领带动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转变村、合作社、种养大户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小农意识,打破行政村之间界限,实行统一规划、联建联动,切实提升党建融合引领农村发展实效。
官地镇党委以融合党建为引领,打破区域限制,采取“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资源、资金和力量,创建集体经济发展集群,使村集体经济更有热度,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他们因地制宜成立水产养殖联合党组织、蔬菜种植联合党组织、禽畜养殖联合党组织、林果种植联合党组织、综合服务联合党组织,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这个镇党建联合体实行“党建引领+集体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河蟹养殖、蔬菜设施农业为纽带,通过引进养殖技术、签订蔬菜订单等方式,带领全镇6个村实现集体经济集聚发展。龙头山村、杨家营子村集中发展河蟹养殖,每村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两棵树村、下官地村、上官地村、新民村集中发展蔬菜种植,每村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既打破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瓶颈,增加了村集体的生产经营性收入,也提升了产业发展质量,促进了村级产业项目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现了“党建强、产业兴、集体盈、群众富”的目标。
目前,林西县将跨地域、跨行业、跨层级127个党组织集合在一起,组建10个党建联合体。通过融合党建凝聚力量、整合资源,推动政策、项目、资金、服务下沉,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效转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切实提升、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新路子,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郭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