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城镇

城镇

农村大发展:城镇化与空心村,如何振兴?

时间:2021-06-07 19:30 |编辑:三农之声|

580×398

  自从乡村振兴开启以后,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之中,有很多表面看起来似乎矛盾的事情。比如一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城镇化,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但是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下降,一些村子成了空心村,而没有人的村子又如何振兴呢?

  这还得从农村发展的历史说起。

580×386

  一、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不仅作为战略目标,更是百年大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建国之初,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只有10%左右。当时中国的经济基本是一穷二白,后来到1978年,我国城镇化的水平提高到近18%,并且设立了一些重点城市,比如太原、西安、武汉、大同、成都、洛阳等。

  第二个阶段是自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大生产的发展时期。当时的城镇化经历了返程、大批乡镇企业兴起,以及农民工潮兴起的阶段,城镇化水平提升到了30%多。当时经济转变为以轻工业代替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沿海城市优先发展起来。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后至今。

  这20年可谓是中国经济大踏步发展的时期,大城市及超大城市快速兴起,经历了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发展时期,城镇化率超过了50%

580×406

  如此大规模地推进城镇化,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这种制度源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相关的不同资源和福利。最终使城乡差距的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并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障碍。

  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是发展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生产增长方式,优化第一产业,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从而提高整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重大变迁。无论是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还是城镇化中的人口流动,人口的红利持续一直存在。通过人口聚集来激发需求,从而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580×387

  二、乡村怎么振兴?

  乡村振兴不仅是今年的重点,而将成为未来5年乃至10年的重中之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人人口离开农村,那么乡村振兴怎么振呢?

  1、产业振兴

  城市的产业,多是二产和三产,往往都是高利润产业。高利润自然高回报,高回报自然物质经济就上得去。

  而农村很长一段时间的定位都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一产,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洼环节,长期的小农经济模式生产效率有限,与工业流水线根本没法比。再加上抗风险能力很弱,稍微老天爷有个感冒伤风的,收成惨不忍睹。说实话,这样的农业,再能的人来了,恐怕也无计可施。所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

  2、生态振兴

  农村作为粮食生产耕种的作用,这是农村的显性功能,但是农村还有很多隐性功能,比如生态涵养功能,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并且也是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

  3、人才振兴

  很多人认为,农业不就是养养猪,种种地吗?这能有多难?但真正干起来才知道,真的不容易。

  猪养不好就会生病,一传染就一大片,所以古话常说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就是这个道理。而种地呢,种不好产量就上不去,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农业真不是谁都能干的行业,门槛也并不低。

  但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种植水平已到天花板,要发展现代农业,要提升产量和质量,需要真正懂农业经营的人才。

580×386

【结语】

  农村的未来,一度成为关注的重点,曾经有两种极端观点:一种认为农村最终必然会被城市所代替,最终消失;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过去的农村淳朴美好,所以要复兴。

  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农村的未来是什么呢?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曾提到,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乡土社会,其中最基础的单位就是村落,而这种村落之间联系的并非是地理关系,而是文化长情。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