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乡村经济的代表,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华西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乡村经济神话,被誉为是农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典型代表。从1961年建村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华西村走出一条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型发展道路,并因此有了“天下第一村”的名号。
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乡村经济,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与华西村一样崛起的村子在全国不在少数。例如无锡西塘村、上海九星村、山东南山村、浙江航民村、陕西东岭村等,富裕程度足以和华西村媲美。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来自陕西的东岭村。
公开资料显示,东岭村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镇,全村210户,812人,素有陕西第一村的称号。东岭集团是东岭的村办企业。在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中,东岭集团以1260亿元营收排名榜单第39位、陕西民营企业第一位,同时东岭集团连续第19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一个村办企业年营收超过1000亿元,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东岭集团做到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东岭村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东岭村能够从一个贫困村蜕变成全国最富裕的村庄之一,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他就是东岭集团董事长、东岭村村委会主任——李黑记。
1975年,李黑记高中毕业返回家乡劳动。为了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李黑记鼓动村民兴办黑白铁皮加工部,主要生产铁桶、烟囱、簸箕、工地灰斗等铁制品。随着规模的扩大,1985年黑白铁皮加工部更名为东岭铆焊机械厂。正当李黑记和村民逐渐开辟出一条致富的道路时,意外发生了。
1988年东岭铆焊机械厂遭遇一场安全事故,几乎将小厂推向了倒闭的边缘。此时李黑记站了出来,接手了处在风雨交加中的机械厂。当时李黑记和村民小组签订3年承包合同,约定由他个人承包经营东岭铆焊机械厂,每年上交5000元承包费。
就这样,东岭铆焊机械厂起死回生,在李黑记的带领下,一步步扩大规模。1996年,李黑记和村民以东岭机械铆焊厂为基础,组建了东岭集团。这是陕西省首次实行“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新体制。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在国企改制的浪潮中,东岭集团先后参与十几家国企改革,不仅让这些国企重新迎来曙光,解决近2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还上缴约10亿元利税。
如今,东岭集团主营业务包括物流贸易、矿产开发、铅锌冶炼、钢铁冶炼、焦化及煤化工、金属制品加工等,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拥有生产基地,成为陕西省第一家营收超过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
东岭集团规模壮大,直接受益人无疑是作为企业股东的村集体。据悉,东岭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户均资产超过300万元。东岭集团旗下众多产业,为东岭村的劳动力提供了多元化的工作岗位。作为和改革开放同龄的企业,东岭集团的成功除了抓住机遇之外,更离不开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农之声》上海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 推进务实合作,强化创新引领。2023年6月16日,2023中国—泰国<[详情]
初夏石家庄,鲜花格外娇艳,一派生机盎然。 5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详情]
《三农之声》黑龙江讯(苏恒彬 邓荣臻 祖守和)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建<[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和静讯(石璐璐)近日,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火灾等突发事故,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吉木萨尔讯(杨哲欣 张廷凤 孙晓伟)连日来,吉木萨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端午节前食品<[详情]
《三农之声》海南儋州讯(常魁星 欧亦斌)五月的海南,碧海蓝天,椰风拂面。5月26日上午,中铁一局桥梁公司“高<[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精河讯(通讯员 张健霆 马东强 杜东洋 报道)五月的精河县,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处处风景宜人<[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奇台讯(通讯员 王新君 万里洪 报道)五一的夜晚,华灯初上,新疆奇台县天和广场上人头攒动、热<[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柯坪讯(通讯员 祖丽胡玛尔 地拉吾尔报道)5月1日,在“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新疆柯坪县杏花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