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安全

安全

“蘑菇院士”李玉:食用菌可成国家粮食安全“生力军”

时间:2021-03-17 21:10 |编辑:三农之声|

菌,草字头下面一个,囷指粮仓,这就是说菌里藏着粮食。蘑菇院士之称的李玉10日在吉林农业大学向记者妙语解后说,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高,可以成为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力军

580×773

  李玉在田间指导食用菌种植。(资料图)吉林农业大学供图

  现年77岁的李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他为食用菌产业脱贫注入科技元素,帮扶中国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脱贫。

  李玉认为,现在的农业是二维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如果把以食用菌为代表的培植业加上,就形成了三维农业。他进一步解释说,种粮食打粮食产生的秸秆、米糠废弃物,养鸡养猪产生的粪便,通过菌类转化就能变废为宝,形成真正的循环农业。

  李玉表示,食用菌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的特点,这意味着它可以作为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选择。

  来自李玉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食用菌年产量1978年只有5.7万吨,到2019年已达近4000万吨。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是中国农业继蔬菜、谷物、水果、中草药材后的第五大产业。

580×410

  310日,李玉在吉林农业大学接受媒体采访。 张瑶 摄

  据了解,为延伸食药用菌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李玉及其团队研发出了食用菌相关的脆片、冰激凌、超微粉、菌草茶等多种产品。

  不过,李玉坦言,中国是食用菌大国,不是食用菌强国农业的芯片是种子,我们在这方面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还不多。

  这些年,李玉通过不断挖掘菌物资源,构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统分类体系,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创立了菌类作物学。如今,这一领域已经涌现出一大批科研人才。

  采访的最后,李玉透露自家的窗帘、枕套,平时用的领带、手机壳都印着各种菌类的图案,甚至孙辈的名字也与食用菌相关。这辈子注定要为食用菌产业奋斗终身了。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